音像书城主要为音乐爱好者、学习者提供由环球、先恒、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北京音像公司等出版社的经典作品,请购买正版。

商品类型:.关键字:.书名.作者/主讲.出版社.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音像书城>>声乐>>音乐图书>>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点击查看大图片
  •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 作者/主讲: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定价:¥17元优惠价:¥17元省:0元
  • QQ在线咨询

温馨提示:您在下单购买前,请先联系在线QQ客服,查询库存及发货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内容介绍:

序一 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而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普通学校中的美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教育是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国家教委于1989年11月向全国发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这对于加强普通学校的美育,贯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这个规划,一方面要在教育行政管理、艺术教育实践的实际工作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一方面要对艺术教育各方面的有关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以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参考。 当前,在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整理和研究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和建国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经验,以作为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依据;收集和研究国外各个艺术教育学派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以作为发展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借鉴。为此,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题为"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研究工作,并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通过,将此科研课题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牵头人武兆令。 "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集中研究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形式出现。丛书分为"学校音乐教育系列”和"学校美术教育系列”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两书。丛书内容包括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的研究,对外国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的研究;着重介绍我国美育及艺术教育理论著作、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育机构、主要教材等,以及外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学经验、主要学派等。 学校音乐教育系列丛书包括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和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两部分。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以1840年以后我国出现新式学校至1990年(部分研究专题延伸至1995年)这一期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我国近现代和当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因此,研究我国近现代和当代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了解我国自产生音乐文化以来的音乐教育传统。为此,课题内设置了对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专题研究,其成果即本系列中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以1840至1949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等等。《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收集了这一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理论文章及有关史料,可作为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学校音乐教育状况的参考。《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收集了1949年以后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法令、法规以及有关文献,《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编选了这一历史阶段中发表的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缓出)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90年代初的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三本专集,为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确凿可靠的材料。 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主要介绍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可作为发展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借鉴。为此,以我们已掌握的材料为前提,选择了学校音乐教育有特色的几个国家和几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学派作为研究对象,即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匈牙利五个国家,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卡巴列夫斯基四个学派。由于匈牙利的特殊历史条件,柯达伊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与匈牙利全国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对柯达伊学派和匈牙利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只能结合为一体;又由于卡巴列夫斯基学派在苏联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其研究成果也合二为一。这样对五个国家的学校音乐教育和四个音乐教育学派的研究成果就体现为七本专著,即:《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德国音乐教育概况》、《日本音乐教育概况》、《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儿童成长过程的早期,是进行音乐教育收效显著的时期。国外有一些学者对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介绍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列入《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介绍了来自三个国家的六篇研究成果,以供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参考。 这里应作一点说明,近现代历史阶段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及逐步成长的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中,政府部门制订并颁布的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法规,是反映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材料。这方面的材料,本应包含在这一系列中。但由于在这一历史阶段,特别是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期,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法规都是综合性的学校艺术教育法规的一部分,到后期才出现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专项内容的法规。为了反映法规建设的历史发展的一贯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我们编辑了以综合性艺术教育为主体,包含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项内容的论文和法规的专集,即《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读者可了解到我国近现代历史阶段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的具体情况及美育理论成果等。 学校美术教育系列丛书目前正在编著过程中。 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我国近一百年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成就及其经验,过去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对于国外的艺术教育经验,过去有过一些零散的介绍,但还缺乏较集中的介绍和研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总结我国艺术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研究外国艺术教育经验的同时,力求收集、整理出一份较全面、较系统的艺术教育资料。这样,此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作为继续发展我国艺术教育的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是集体工作的成果,对于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我们力求从共同的认识出发给以阐述;对于某些学术问题,特别是目前尚存在不同看法且我们的研究集体也末取得统一认识的学术问题,则保留该专题的编著者个人的观点,以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由于我们在理论、知识水平方面的局限,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美育界、艺术教育界的同志及读者们给予指正。 研究课题及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组织工作由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美育理论研究室担任。 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 1997年3月20日 序二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借鉴和吸取外国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1991年11月30日"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是学校音乐教育系列的一个子课题。课题组由曹理任组长,缪裴言、刘沛任副组长。 从1992年初课题组成立至今已整整五年。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明确指导思想、集结研究队伍、开展学术交流、提高认识水平、积累科研成果的渐进过程。 一、充分认识了课题研究的艰巨性,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长远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我国音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外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经验,总结我国的丰富经验,探讨音乐教育的规律,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音乐教育要面向世界,就必须把我国音乐教育摆在世界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在研究中要防止盲目照搬外国音乐教育模式,不仅重视"输入”,还要重视"输出”,要总结介绍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乐教传统和经验,促进国际交流。音乐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密切关注世界及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动向。因此,音乐教育比较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从研究过程讲,从选择比较主题和收集比较资料出发,以比较分析为中介,以得出比较结论为归宿,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从研究基础讲,比较音乐教育研究应当建立在对中国音乐教育历史和外国音乐教育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尤其要建立在对当代中外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讲,应当以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有特色的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从研究条件讲,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到要研究的国家去实地考察,直接获取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例如音乐教育的法令、章程、规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与教科书、教学实践案例、研究报告、统计资料、音乐教育会议文献等,以及第二手材料,像音乐教育书刊、音乐教育家传记、专著等。然而无论从课题组成员的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看,均难以在短期内均衡地实现上述目标。为此,我们把"八五”期间这一课题的任务划定在以四个国家、三种音乐教育体系为重点的研究范围内,而且仅以收集、筛选、整理、编辑有关文献资料为主。其目的是为对外国学校音乐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积累经验;为艺术教育领导与决策部门进行科学参照、比较提供资料;为各级各类音乐师范院校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教学与科研文献资料。即使如此,在完成课题过程中,我们也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例如对于世界及我国音乐教育均有重大影响的前苏联音乐教育,我们只能根据目前手中的材料,围绕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及儿童音乐学校两个方面的问题加以介绍;而德国音乐教育,只介绍了原联邦德国音乐教育而缺少了极富特色的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音乐教育的资料;世界儿童音乐教育也只介绍了来自三个国家的六篇资料。显然,我们所做的工作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但是毕竟朝着既定的目标起步了,相信这些不足之处会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弥补。好在这是一个开拓性的课题,期望今后有更多的有志之士继续填补各项空白,并纠正各项谬误与疏漏。 二、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课题组成员在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时始终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洋为中用”的目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贯彻以下的基本原则: 1.要使文献资料可靠翔实,保持原貌,不随意加入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评论。 2.尽量使入选的文献资料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避免以偏概全。 3.文献资料要有权威性,突出重点,严格筛选。 4.文献资料要尽可能丰富,有说服力。 5.每一部研究成果要努力达到结构完整,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物。对于任何国家的音乐教育概况,或是某一音乐教育体系,要注意研究其音乐教育思想、政策法规,研究音乐教育实践、教材、教学方法等。文字叙述力求清晰流畅,使其具有可读性。 三、认识到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协作是推动课题研究的保证。 "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在"八五”期间共完成了八部专题研究成果。(书后有目录) "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课题成果的问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这其中有赵讽、李凌、张肖虎、伍雍谊、赵宋光、姚思源、方堃、周大风等老一辈音乐教育家的关怀,他们多次亲临课题研究会议,审阅、修改稿件,与年轻同志一起研讨问题,指点迷津。以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所有成员为后盾的老中青音乐教育研究人员、教师等几年来抓住一切机会紧紧围绕课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每一次研讨会都使我们在课题的研究性质、任务、方法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进展上有所前进。此外,还有爱国人士、留学生,如:黄鸿年、曹承涵、杨燕宜、林能杰、何红、匡惠、缪力等许多人对课题表示关心与支持,有的捐款,有的寄书寄资料,有的写文章,利用一切机会促成海内外交流。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每部书的作者都几易其稿。编审委员会严格把关。感谢课题组每位成员给予主编的支持。感谢编审委员会以及国家教委社科中心美育研究室的鼎力帮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深知任重道远,期望今后能与更多的有志于从事音乐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志一道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主编 曹 理 199年3月 书中得到了反映。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已经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并创造了新经验和新形式。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教”是相互沟通的,这也许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较为广泛传播的内在原因之一。当然,我们今天学习、介绍和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来。本书的几位作者力求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因此,对于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介绍,我们立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各种课例。我们通过"授课”的方式来表述这些课例,正是考虑到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 本书的编写,最初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尹爱青同志承担,并提供了有关奥尔夫生平、音乐创作与教育思想的一部分资料;后来由李妲娜、修海林同志完成。其中由修海林承担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写作(李妲娜、曹理先生为此提供了大量资料),李妲娜承担了第三章的写作,全书由修海林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诸多同仁和朋友们的支持,郁文武同志对第三章进行了很多修改,丛书编审委员会和课题组的武兆令、张援、杨立梅同志,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曹雪云、曹志伟、宋丹、李元、谬军等同志更是为此书的成稿做了大量的工作(打字、绘谱、校稿等)。在此,我们对所有帮助、支持过我们的同志、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编写中,参考的课例及相关文献,除来源于书后所列参考书目,还来源于以下活动: 1.1986年5月19日至6月4日,柏林音乐教师施奈德夫人在北京开办奥尔夫音乐教育讲习班。 2.1988年8月5日至25日,奥尔夫基金会派出沃尔夫冈·哈特曼、曼努艾拉、彼得·库巴斯三位教师在北京办班。 3.1991年8月9日至19日,彼得·库巴斯、曼努艾拉再次来北京办班讲学。 4.1993年8月6日至21日,台湾著名奥尔夫教法教师刘嘉淑、林芳谨在开封办班讲学。 5.1995年,哈特曼再次来华在上海办班讲学。 6.编著者之一的李妲娜1989年、1991年、1995年赴德国、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考察音乐教育,重点考察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观摩活动。 就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来说,本书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开始,充其量也仅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有些教学内容,如音条乐器的应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其实践经验,仍有待于在进一步的普及中予以总结。体态律动方面的教学实践在我国仍然欠缺,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这方面资料积累和相应研究成果的欠缺,本书的研究及相关成果的介绍,肯定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这方面,我们恳请读者给予指教,以期再版时修改。最后,我们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能引起更多音乐教育同行们的兴趣,共同努力,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内容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
第一节 幼儿时期接受的艺术教育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的音乐戏剧活动
第三节 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时期
第四节 “整体的艺术”观念形成时期
第五节 京特学校时期
第六节 重返音乐戏剧创作时期
第七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国际化
第二章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
第一节 “原本性音乐”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人本主义基础及“本土化”问题
第三章 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
第一节 朗诵入手——浯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节奏的一般定义
二、节奏教学的目的
三、节奏朗诵
第二节 结合动作——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动作教学的目的
二、动作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三、身体动作的训练
第三节 器乐教学——奥尔夫乐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和定义
二、乐器教学和使用奥尔夫乐器教学的意义
三、奥尔夫乐器分类及特点
四、演奏姿势及注意事项
五、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六、音条乐器
第四节 听力训练——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
一、听力训练的定义和意义
二、听力训练教学的特点
三、听力训练的方法
第五节 其他类型教学
一、歌唱教学
二、音乐戏剧教学
主要参考书目
附:课例目录
课例1 《交通工具类字词》
课例2 《三条成语的节奏练习》
课例3 《小白兔》
课例4 《吃面条》
课例5 《四拍子》
课例6 《十六字格》
课例7 《去果园》
课例8 《节奏的回旋曲》
课例9 《感觉》
课例10 《猜猜我的伙伴是谁》
课例11 《走起来》
课例12《听鼓走》
课例13 《走与跑节奏的转换练习》
课例14 《走与声势的结合》
课例15 《2对3的练习》
课例16 《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课例17 《木偶游戏(一)》
课例18 《木偶游戏(二)——我是一个小木偶》
课例19 《放松的练习》
课例20 《猫的活动》
课例21 《洗衣、晾衣活动》
课例22 《豆蔓游戏》
课例23 《坐小船》
课例24 《走钢丝》
课例25 《鹭鸶鸟》
课例26 《用身体摆图形》
课例27 《吹玻璃的工人》
课例28 《纱巾与动作》
课例29 《报纸的游戏》
课例30 《捉与被捉》
课例31 《照镜子》
课例32 《时空距离的训练》
课例33 《红太阳上山岗》
课例34 《小红帽》
课例35 《闪烁的小星》
课例36 《鄂伦春族小唱》
课例37 《布谷》
课例38 《大鹿》
课例39 《长江之歌》
课例40 《跳七次》
课例41 《小白菜》
课例42 《交通工具类字词》(同课例1)
课例43 《三、四、五拍子的多声部组合》
课例44 《节奏的回旋曲》(同课例8)
课例45 《开始、停止与声音的大小》
课例46 《音色》
课例47 《去果园》(同课例7)
课例48 《用节奏乐器对话》
课例49 《图形谱的乐曲》
课例50 《暴风雨》
课例51 《即兴创作》
课例52 《搭房子》
课例53 《敲槌练习》
课例54 《敲击音块的准备练习》
课例55 《从声势(拍腿)到音条乐器的准备练习》
课例56 《白云》
课例57 《去果园》(同课例7)
课例58 《叮当歌》
课例59 《三个符号的即兴》
课例60 《三条成语的节奏练习》
课例61 《音条乐即兴图形谱》
课例62 《回旋曲即兴创作》
课例63 《声响游戏》
课例64 《土耳其进行曲》
课例65 《拨弦》
课例66 《鸭子拌嘴》
课例67 《阿细跳月》
课例68 《两只老虎》
课例69 《闲聊波尔卡》
课例70 《用即兴伴奏的听力训练》
课例71 《小虱子和小跳蚤的故事》

相关推荐:更多>>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法广告服务友情链接付款方式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收缩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