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
2016/5/20 14:47:01 www.cn010w.com 点击:959次
演出时间: 2016.06.30 - 2016.07.02演出场馆: 武汉琴台大剧院演出详情
杨丽萍转幕后的首部作品
特邀奥斯卡金牌视觉大师叶锦添加盟
融合京剧、功夫、民乐等综合艺术语言
杨丽萍的全新尝试
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创作历时一年多,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带有十分强烈的实验色彩。突破了传统对于杨丽萍舞蹈作品偏重民族化、表达美和自然主题的固有印象,《十面埋伏》以舞蹈为主调,融合京剧、功夫、民乐、行为、装置等综合艺术语言共同构成“舞蹈剧场”。
这是杨丽萍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将传统经典艺术融入当代文化语境的一次大胆实践。该剧借助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和故事,来诠释人性深处的欲望与恐惧、黑暗与光明。
打破传统叙事,刻画角色内心
这部作品是被人誉为“孔雀公主”的舞蹈家杨丽萍转为幕后的首部作品。舞剧《十面埋伏》不再以民族舞为表现形式,而是更倾向于现代舞;它不再以神话传说为故事主线,而是采用了著名的“十面埋伏”,楚汉大战的历史典故。
《十面埋伏》尝试打破传统舞剧的叙事方式,虽然楚汉相争、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但该剧并未着力于讲述故事,而是将两千年前的一组人物从故事中提炼出来,放在更广阔的时空概念里,运用舞蹈和综合舞台手段,刻画每一个角色在特定时间、空间、处境下的内心冲突与纠葛。 叶锦添和田沁鑫倾情加盟
该剧特邀奥斯卡金牌视觉大师叶锦添加盟。继《孔雀》之后,他再度联手杨丽萍,出任《十面埋伏》的美术指导和舞美、服装设计。演员以传统京剧扮相为源头,服装造型也同样源自东方经典元素。整台演出不见刀枪,却隐隐蛰伏危机,万把剪刀悬挂低垂于舞台之上,舞者于剪影中穿行舞动,投射出古往今来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剪刀,是民族文化中的特殊符号,也是整台演出的隐喻,演出最后,万把剪刀砰然落地堆成坟茔,意味深长。
本剧戏剧顾问由著名戏剧导演田沁鑫担任,她将这段历史演绎成一出“不同的时空之下,从未停止的博弈。”台顶放了六道吊杆,剪刀会跟着弯曲、蠕动、倾斜。剧中有个剪纸人从 头到尾都在剪,最后被剪纸(物质)埋没,每个人都在作茧自缚。这部剧的主题就是十面埋伏,是战争,暗藏的全是计谋。
京剧裘派嫡系传人挑战萧何
萧何,在《十面埋伏》里,萧何被杨丽萍赋予了另一种使命——他成为《十面埋伏》中的一条主线,一个灵魂人物。观众通过萧何的眼来进入故事,正所谓“成也萧 何败也萧何”该角色由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担任,京剧净角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广纳中西乐理,钻研舞蹈,运通武术太极,致力探索现代艺术能溶于传统经典的表达。
“90后”芭蕾演员舞出“男虞姬”
虞姬,是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这一抹扎根于尔虞我诈中唯一的温柔,却是由男性演员扮演。男版虞姬也不是先例,张国荣版的“虞姬”早已炉火纯青,成为难以逾越的巅峰。在《十面埋伏中》虞姬一角“90后”优秀芭蕾舞演员胡沈员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