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首页音乐热点名家特写招生动态招聘信息其他热点 今天是: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您所在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音乐动态>>其他热点>>正文

“一带一路”促进新疆多民族文化艺术交流

2017/5/25 14:36:47  www.cn010w.com  点击:988次

  在“金色雪莲”外形的新疆大剧院里,360多名演员正在上演一场大型歌舞剧《千回西域》,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千回西域》是新疆大剧院驻场的大型民族歌舞秀,自2015年8月首演以来,观看人数已经超过60万人次。
  来自格鲁吉亚的编导弗里登·帕戈瓦说,歌舞剧包含杂技、武术、马戏、器乐表演、民族舞蹈、冰上芭蕾等多种元素,运用灯光、全景等特效,重现丝路繁华景象。
  “艺术是有共通性的,我们希望用融合的表现形式,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展现不同艺术文化共存、融合的景象。”他说。
  新疆艺术剧院副院长艾尼瓦尔·赛买提说,“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新疆多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促进了丝路沿线地区文化艺术的交流。
  近日,艾尼瓦尔带领100多名演职人员赴北京,演出原生态歌舞剧《永远的麦西热甫》。麦西热甫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聚会”,是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在过节、结婚等场合喜欢跳麦西热甫。《永远的麦西热甫》融合歌舞、民乐、戏剧、诗诵等传统和现代表现手法,讲述了一对年轻人成长、恋爱、生子的故事。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新疆本地30多种麦西热甫进行挖掘、保护、传承,这部剧里吸收了至少五种麦西热甫的精华。”艾尼瓦尔说。
  执行导演米克拉依·伊布拉音说,这部歌舞剧寓教于乐,展现了长辈如何通过奖赏、惩罚来教育晚辈,体现了生活的本真。“我们曾经两次赴哈萨克斯坦进行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希望未来更多观众能够欣赏到原生态的维吾尔族歌舞。”米克拉依说。
  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影视译制中心有12个录音棚,每年可以翻译、制作近70电视剧。制作技术主任艾斯卡尔说,工作人员将电视剧、儿童剧等从汉语翻译成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新疆电视台民语频道播出,除了满足全疆少数民族观众的需求外,有些剧目也曾出口到国外。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观众对于不同文化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我们也在想方设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将一些好的剧目带给观众。”艾斯卡尔说。
  哈萨克族DALA乐队来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曾受邀多次到内地和泰国等地演出。乐队成员茹荷娅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她介绍说,乐队使用冬不拉、杰特根、库布孜等11种音色优美的民族乐器,进行创作表演。
  “很多乐器在民间也十分少见,但它们音色独特,受到很多专业音乐人和老百姓的喜爱。”她说。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法广告服务友情链接付款方式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学院客服:在线客服点这里  家教专员1:业务咨询点这里  家教专员2:业务咨询点这里  学院业务:业务咨询点这里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

收缩

学院网在线客服

  • 学院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院客服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17701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