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毕尼歌曲作曲家
2020/3/21 14:02:22www.cn010w.com点击:2969次
凱魯畢尼在1769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六歲由他音樂家的父親開始音樂的啟蒙,十三歲時已經做了一些宗教音樂作品。從1778年到1780年在波羅納(Bologna)和米蘭兩地學習音樂。
1788年定居於巴黎,他是一個歌劇的作曲家,之後的歲月裡他作了幾首還算成功的歌劇。他第一部成功的歌劇作品是1791年的"Lodoïska" 一部被受稱讚的英雄主義歌劇;隨後有1797年的"Médée" ,這是凱魯畢尼最廣為人知的作品;1800年的"Les deux journées" 。他的歌劇作品都在 Théâtre Feydeau戲院演出,因為他的理想主義、獨立的性格和對音樂的嚴肅、崇高的特質使得他在當代不是很受歡迎。1795年被任命為巴黎音樂院的審查委員後,他的性格才有些許的改變。
1805年他接受維也納的邀請寫一齣歌劇並親自指揮,Faniska 就是在之後幾年完成的作品,這齣歌劇很被熱烈的接受,特別是海頓和貝多芬。
他對於在戲院方面的表現不是很成功而感到失望,於是逐漸地轉向宗教音樂方面發展,寫了七部彌撒,兩首安魂曲和一些小品。在這期間在恢復君主政體制度下他被認名命為國王音樂主管(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 du roi)。 1815 年,他受倫敦愛樂俱樂部之託寫交響樂 、序曲、和寫給合唱和管絃樂團的作品,他特地前往倫敦指揮這些作品,也因此增加了他的國際名望。
1816年,為紀念路易十六被處死所做的C小調安魂曲非常成功,貝多芬、舒曼和布拉姆斯 都非常的讚賞這個作品。
1822年,接任了巴黎音樂院院長職務,並在1835年完成了教科書對位法和賦格(Cours de contrepoint et de fugue)。
1842年3月15日,年81歲在巴黎逝世,死後葬於Père Lachaise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