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名师介绍>>指挥作曲家>>正文
2013/1/23 15:22:33www.cn010w.com点击:6367次
1885年5月14日,克伦佩勒生于布雷斯劳,16岁中学毕业后,进入法兰克福的霍赫音乐学院学习,翌年转入柏林的施特恩音乐学院,师从普菲茨纳(H.E.Pffizner)学习作曲与指挥.1905年,克伦佩勒当了指挥家费里德(O.Fried)的助手.1907年克伦佩勒应聘出任布拉格德国歌剧院指挥.随后的十几年,他在巴门、斯特拉斯堡、科隆、威斯巴登等地方担任指挥工作,终于在1927年当上了新建成的柏林克罗尔(Kroll)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1931年克罗尔歌剧院因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而被迫关闭,克伦佩勒加盟柏林国家歌剧院.两年后,纳粹执政,克伦佩勒被迫流亡国外,举家逃到奥地利、瑞士,后居美国,应邀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克伦佩勒早期主要从事歌剧指挥工作,他的交响乐指挥也负有盛名,在短短的6年间就使乐团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演奏水平.
克伦佩勒毕生命途多舛,祸不单行,受尽苦难.1933年在他被纳粹驱逐前不久,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排练时,不慎跌倒,头部严重撞伤,留下后遗症,曾一度离开乐坛;1939年他进行脑瘤切除手术,导致半身瘫痪,暂停指挥活动;1951年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他右腿严重骨折,4年康复后,坐轮椅指挥;1958年一场火灾,他全身严重灼伤,几乎没命.真是灾难连连,恶运当头.
令人敬佩的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的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挥台上.二战期间,他一直居住在美国,并加入美国国藉.尽管美国拥有一流的乐团,他仍怀念欧洲,就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1947-1950年).后因他坚持要上演现代歌剧而受阻,闹得不欢而散.
事事不如意的克伦佩勒来到伦敦,能让这位音乐老人大显身手的是由EMI莱格(W.Legge)创建的爱乐乐团在此展开了他指挥生涯的新的一页,也是他事业成功的新的起点.重要的是,莱格促使他与EMI签约并录制了大量的优质唱片,唱片给他带来了名声,晚年终于跻身本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大师的行列,历尽波折,不屈不挠,令人敬仰.
60年代,他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费德利奥》(1961年) 、《魔笛》(1962年) 、《罗恩格林》(1963年)等.
1970年他移居耶路撒冷,并获以色列国籍.除指挥之外,他作有6部交响曲、9部弦乐4重奏、1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歌剧、100多首歌曲,并著有《回忆马勒》(1960年)等书.1973年7月6日,克伦佩勒病逝于瑞士苏黎世,终年88岁.
克伦佩勒早期的录音,轻快活泼,活力充沛,朝气蓬勃;晚期的录音,速度过慢,音感过重,节奏散漫,带有一种孤高之情,这正是历尽沧桑的人生写照.
克伦佩勒的CD有:
巴赫《B小调弥撒曲》
巴赫《马太受难曲》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贝多芬《费德利奥》
贝多芬《庄严弥撒曲》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费朗克《D小调交响曲》
克伦佩勒《第二交响曲》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大地之歌》
门德尔松《第三、第四交响曲》
莫扎特《交响曲选集》
莫扎特《女人心》
莫扎特《唐·乔万尼》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魔笛》
舍伯特《第8交响曲》
理查·施特劳斯《死与净化》
瓦格纳《序曲集》
瓦格纳《管弦乐曲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以上为EMI出品)
马勒《第二交响曲》
马勒《亡儿之歌》
(以上为DECCA出品)
青少年简易二胡演奏—经典流行:约定(2C 1书)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价格:20元
视频唢呐教学基本功及技巧
点击:22952次
主讲:胡美玲
电话: 17701034448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