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威四川音乐学院
2020/3/28 13:46:52www.cn010w.com点击:4981次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2005年作曲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在《音乐探索》、《乐府新声》、《齐鲁艺苑》、《艺术研究》、《民族音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的延展思考》、《音色结构与集合结构功能的整体结构控制——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 NO.1的结构力途径》、《卡巴列夫斯基前奏曲Op.38 NO.1解析》、《空五度的运用及风格特征》、《威伯恩<管弦乐小品5首>OP.10中的音程思维与十二音特征浅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主题音乐分析》等20余篇。
参与省厅级自筹经费项目一项,独立主持省厅级青年基金、重点科研项目两项。
合作编著教材《Sibelius制谱基础教程》、《基础和声理论与分析教程》、《电脑音乐乐理基础》三部。
创作有歌曲、合唱、钢琴曲、室内乐等作品。
2004年书评征文《评——<20世纪音乐中的素材和技法>》一文获四川音乐学院“悠扬杯”二等奖。2009年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教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析艺术歌曲〈雨中岚山〉的艺术特征》评比一等奖(音乐类合作)。
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有,2004年“重庆接龙民间艺术节”提交论文《接龙吹打乐的传播与生态环境》;2009年10月,上海“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并在主会场宣读论文《20世纪音乐分析的误区与策略》;2010年4月,北京“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宣读论文《和声教学中亟待认识与须加强的几个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