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网上音乐学院>>教与学>>吹奏乐>>唢呐教学知识
一、乐器选择:1、杆:最好是上等紫檀木与上等老红木制成。这样就能避免音色的松、散。高音的尖、噪。2、指孔要小,做工应里大外小型较好。这样能使音色更加饱满圆融。3、杆的内膛大小要适中光滑,不可太大,杆壁不能太薄,否则,音色不圆润且发飘发尖,甚至有吱啦声响。4、碗:一般以铜皮制成,外镀银白色。购买时应选择质....[正文]
大家都知道唢呐的发音震动好,与乐器的木料和哨片都有直接的关系,就先说说木料吧。制作唢呐的木料,选材必须是很讲究的。我从小到大吹过很多种类木料的唢呐,用一个哨片,放在各种木料唢呐吹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适和制作唢呐的木料有以下几种:大红木,花梨木,枣木,酸枝木,乌木,红木,老红木,黑檀木,大叶紫檀木,小....[正文]
唢呐,俗称“喇叭”。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在全国各地流传极广。它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正文]
目前国内制作唢呐的厂家比较多,也比较混乱.大家很难分清楚什么是专业唢呐,什么是普及唢呐,目前国内各大唢呐厂家为了争抢市场都打着专业这两个字的标语,琴行里铺满了各个厂家的普及唢呐,如果不是搞专业的人很难分清楚!普及唢呐对演奏员构成的不良影响,我想不用我和大家一一介绍了吧.在这里为了让大家把专业唢呐和普....[正文]
“憋气”一词在声乐理论中作为一种歌唱呼吸训练的科学方法常被人们提起。而本文所谈的“憋气”是指初学者在唢呐吹奏中,因气血受阻而造成头、颈部红胀、用力肌肉缺少灵活性、气息不通畅、肌体易疲劳,使唢呐音色向两极发展——偏“紧”(硬)或偏“松”(虚)的错误吹奏。这种“憋气”现象在初学者中很常见,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正文]
“唢呐”——这个舶来品,源于波斯(现伊朗)阿拉伯一带,原名SURNA。金、元时期,传入我国,几经改造后称“喇叭”,亦称“大吹”、“海笛”。唢呐在我国流传甚广,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之一。 有关唢呐的文字记载,早在明代就有,如:明·正德年间的散曲家王磐,在一首小令[中吕]朝天子“咏喇叭”中这样....[正文]
唢呐指法对旋律的连贯流畅、乐曲情感的表达都有著直接的关系。手指运用得当,舌、指容易配合协调,反之,则必然会影响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发挥。因此,指法在琐呐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之。 目前对唢呐指法的理解还不太一致,我认为,指法除了指以几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确定....[正文]
学习唢呐的基本条件唢呐演奏和其它乐器演奏一样,是演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乐谱载体进行演奏,将乐谱的视觉符号,转化为音响的听觉信号的艺术再创作活动.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不言而喻,完美的音乐一定是由一系列完美的音响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初学者,首先应具备对构成音乐的音响之优劣,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力度的抑扬和节奏的....[正文]
藏族唢呐:藏语称“嘉令”,形制与唢呐近似,是藏族人民常用的双簧竖吹乐器。发音低沉,音色浑厚。过去只用于演奏宗教音乐,现也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省藏族聚居地区藏族唢呐杆身木制,呈圆推形,上面开有8个(前7后1)音孔,音孔间镶有金属环饰。杆身上端装有铜质浸子,侵子....[正文]
普遍使用的D调高音唢呐,音域a1~b3,不同的加键唢呐音域不同。普遍使用的D调高音唢呐,音域a1~b3。它的低音区发音厚实,略带沙沙声;中音区的音色刚健、明朗。容易发挥各种技巧,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的发音响亮、紧张,最高音则尖锐、刺耳,很少使用。经过改革的加键唢呐,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组完善的乐器。 高音加键唢呐,....[正文]
电话: 4006885148, 13381044497 邮箱: cn010w@163.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京ICP备09108194号-3
Copyright©2006-2021 www.cn010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714号